&&&&&&&&虽然说有没有正当理由都会攻打六国,但师出有名更好!
&&&&明夷“……”
&&&&跟这种暴君没什么好说的了,明夷彻底闭口不言。
&&&&很好,从今天起,秦国就又要多一条苛刻律法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19-12-12 00:00:18~2019-12-14 00:29: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ye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盏茶 1个;
&&&&感谢灌溉营养ye的小天使:胡说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七十六章
&&&&韩国的所有土地从此归于秦国治下, 秦王大笔一挥, 将此地改名为颍川郡。
&&&&按理来说一郡的郡治应当是此郡最繁华的地方, 也就是新政,但为了防止将来统治时受到了新政旧韩贵族的干扰, 秦王只好建郡治于阳翟。
&&&&那个投降了秦国的韩国人腾,才华着实不错,秦王将他封分为了南阳太守,想要让他先干个几年, 将来再继续提拔到咸阳当内史。
&&&&因为颍川郡暂时还没定下太守的人选, 得回到咸阳以后再挑人上任, 所以这段时间, 只好先让南阳太守腾暂时掌管颍川郡了。
&&&&也就是说腾一步登天,相当于掌管了原来韩国的所有地盘!
&&&&激动的腾来到韩王宫给嬴政三叩九拜, 指天发誓对秦王从此忠心耿耿!
&&&&秦王亲手将人扶起来, 又温言勉励了一番,这才令他离开。
&&&&看着腾像当初李斯一样斗志昂扬、大步离开的背影,秦王满意一笑。
&&&&锦衣玉食动人心,就像是以后给赵国的郭开封高官一样, 给六国中愿意投降秦国的人优厚待遇, 可以让很多人心生动摇。
&&&&说起李斯, 姬明夷那天夜里所说的话又一次浮现在脑海中。
&&&&秦王唇边的微笑转瞬即逝,重新恢复到冷漠神色。
&&&&二世而亡……
&&&&这句话就像梦魇一样,时时刻刻缠绕在嬴政心头。
&&&&——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
&&&&——掩地表亩, 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
&&&&这是韩非所说过的话。
&&&&韩国国小力弱,当今韩王治国也很不靠谱,虽然亲儿子韩非每天都要上书要求法治,然而韩王从来都没有听纳过,而是自己发挥“术治”。
&&&&然而他实在没有韩昭侯的才华,不靠谱的君王加上不靠谱的变法,让韩国所推行的法律和政令常常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又进一步加剧了国家的衰弱。
&&&&但这并不是说韩国没有优点了。
&&&&在农业这方面,韩国就做的很好,铁铧铁镢铁锄铁镰等大量铁农具的推广应用,再加上用粪便施肥和使用牛耕的Jing耕细作,韩国每年的农业收成都相当不错,有些地方还实现了一年两熟。
&&&&秦王这次亲自来韩国,除了想要知道韩国□□刀剑的制造方法以外,就是想要看看能不能将“一年两熟”的粮食收成推广到秦国去。
&&&&一想到明年后年要爆发的饥荒、蝗灾和瘟疫,秦王就头疼。
&&&&至于遇上姬明夷,纯属是意外之喜。
&&&&为了此事,秦王甚至不惜穿上普通服饰,亲自去新郑周围的田地里考察。
&&&&百无聊赖的明夷跟着一起去了。
&&&&在考察询问了大半个月以后,秦王终于心满意足。
&&&&韩国之所以能一年两熟,是因为这里的农人掐着时间点轮番种植豆麦,咸阳周边与新郑的气温相差不远,应当也可以实行。
&&&&为了以防万一,秦王甚至还命令蒙恬重金(和武力)找了十几户擅长种地的农人,直接和铁匠放在一起打包回咸阳。
&&&&站在田边的泥土小路上,明夷折了一支麦穗放在手中把玩,还没有成熟的麦穗青绿,颗粒饱满。
&&&&身边的嬴政刚刚结束了和农人的一轮对话,正举起水囊喝水解渴,远方遥遥站着蒙恬等人护卫安全。
&&&&这些天待在秦王身边,明夷也间接听了一耳朵的各种农业知识,忍不住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好感度上升了不少。
&&&&在没有杂交水稻和各种科技农药的这个时代,粮食是用来活命的。
&&&&农人哪怕多收获一斗粮食,有时候也意味着他们不用为了节约口粮,而偷偷溺死压死刚出生的婴儿。
&&&&能为了农耕这么尽心竭力,甚至还亲自换上普通衣服去问路边庶民,恐怕如今的各国诸侯中也只有嬴政会这么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