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诞下了个公主,还血崩身亡,心头顿生愧疚之情。
“抱歉,皇后,这事,朕确实做得不妥当,韦嫔膝下尚无子嗣,这个孩子就暂交给她扶养如何?”李世民尴尬愧疚之余,又觉得颇有些对不住妻子,他悄然瞄了妻子一眼,有些不意思的开口道。
“其实陛下真看上了哪个宫人,大可给她们个位分,让她们随众姐妹一同伺候陛下即可,这并不违制,但像现在这样,反而不美,若被有心人渲染,说不定还会连累陛下的名声。”长孙皇后看了丈夫一眼,不轻不重的告诫了一句。
“这事确是朕做得不妥。”李世民被妻子挤兑,也不好意思翻脸,只是愈发的尴尬。
“罢了,左右不是什么大事,这孩子就按陛下说的,交给韦嫔抚养,韦嫔也是老人了,出身也不低,这孩子给她扶养的话,她的位分也应该升一升了。”
“依臣妾之见,就升她为昭容如何?”长孙皇后是聪明人,自然不会让李世民太过难堪,不轻不重的挤兑了丈夫一句,就将话头引到主题上。
“这个你安排吧,朕没有意见。”李世民点了点头。
“那臣妾就这样安排了,另还有个事想和陛下说,这位小公主的出生提醒了臣妾,陛下的后宫确实该添新人了。”
“只是今年已经不合适,现离过年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了,北伐之事又进行得如火似涂的,依臣妾之见,等明年开春再看,如战事顺利,有大捷传来,届时正好开宫为陛下选秀,陛下意下如何。”长孙皇后点了点头,复又问了一句。
“咳咳,观音婢,朕,朕真的没有这个意思,那个她,实在是个意外。”李世民以为妻子意指自己贪花好色,私下里贪吃,宠幸宫女不说,完事了还不认帐,这才想到要为他开宫选秀,不由急出一脑门子的汗。
他在某些方面的需求虽然旺盛了些,但绝不是那种荤素不忌,一味乱来的人。
这个宫女事件,纯属意外,说白了,就是喝多了酒,误了事。
“陛下,臣妾说的是真心话,纵观各朝帝王,哪个后宫里像陛下一样,才这么几个人呢?此事等明年再议,现陛下安心处理国事即可,小公主的事,我明日便和韦嫔商量。”长孙皇后摆了摆手,道。
就这样,这位出刚出生就失了母亲的小公主,日后声名显赫的高阳公主被拨到了韦嫔宫里。
韦嫔是韦贵妃的族妹,长孙皇后将这名刚出生的小公主交给她之后,又向皇帝谏言,升了她为昭容。
第二百五十八章 北伐大捷(上)
十二月中,右仆射杜如晦积劳成痴,一下子病倒了。
病到之后,他上书皇帝,言明此时正值国家紧要关头,不能让他一个病人占驻宰相之位,请皇帝免去他宰相之职,另选贤能,帝允。
此时北伐战事仍持胶持状态,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再加上杜如晦又病得不能上朝了,李世民的心情愈发的不好起来,几乎每天都在发脾气。
哪个大臣大凡有半点错处被他纠住,就会狂喷一通,所人大臣都打起十二万分的Jing神对待公务,不敢有半分懈怠,就怕被皇帝抓住把柄,一刀给咔嚓了。
时间步入十二月后,李世民一连十数日都没有再入的后宫一步,他现在心情很不好,生怕自己进了后宫,乱发脾气。
他的妻子怀孕不久,本来那个小公主的出生就让妻子心里不舒服了,若再无端向她发脾气,夫妻关系怕真要搞僵了。
“玄龄啊,你说突厥这块骨头怎的就这么难啃,这一仗怎么就这么难打呢?”杜如晦病倒辞去仆射之职后的第三天,李世民办完手头上的事,去尚书省那边走动,看到正低着头忙碌的房玄龄,抬步走到他身边坐了下来,一脸怅然的感慨了一句。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战事僵持不下,他心里的压力也越来越重,北境十分寒冷,突厥人一直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早已习惯。
而唐军骤然过去,自然不易适应,也就是说,一入冬季,北境的战事天秤自然而然的就会倒向突厥,天越冷,战事对唐军越不利,一想起这些,李世民的心就像油煎似的。
“陛下,自古成大事者从来没有一个是容易的,我相信咱们只要坚持,胜利就一定属于我们。”房玄龄从堆积如山的公务中抬起来,朝着皇帝笑了一笑。
“你说得对,只要坚持,胜利就一定属于我们大唐,是朕太过于急躁了。”李世民瞧着房玄龄因近一两月熬夜太多,愈来愈黑的眼袋,心头忽然生出一股愧意。
“臣理解陛下的心情,快到年节了,陛下忙走不开,就不多说了,等过了年,陛下可以去玉华山那边转转,泡泡温泉什么的,放松一下。”
“北方那边有李靖坐镇,即便暂时没有什么喜讯传来,也不会有什么大患。”
“不管自么说,这一仗打到现在为止,咱们大唐的收获还是颇丰的,别的不说,之前与突厥交界的那些边境村镇,都被收回来了。”
“根据前两天传回来的边报,臣估计近期应该会有不少被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