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群戏,而她显然把那部电影拍得很好!
用“群戏”这点来抨击她,说实话真的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大部分人也不会相信那个黑粉的话,而愿意相信他的人,就算把反驳说得再清楚他们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没人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不是吗?
于是莱拉,在看完那些评论后继续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完全不把网上的闹腾放在心里,甚至还希望他们能闹得更厉害一些。在电影的宣传开始之前来场小小的预热,她是一点都不会介意的。
这个时候她就特别想念库伯,如果他在的话就能抓到更关键的地方来抨击了,缺少了他的骂战总让人觉得不是很够劲呀。群戏?用这种稍微了解她一点的人都不会上当的理由来抨击她,怎么可能带动更多的人讨论起来呢?果然还是库伯最能明白她的心呀!
而此时,被她念叨的库伯也同样盯着网络上的评论。
虽然是对手,他此时的想法却和莱拉没什么区别,同样是对那些黑粉们的鄙视。为了黑而黑的人通常都只是想要借着抨击来获取平日里得不到的关注和尊重,很可能在网络上骂名人骂的最厉害的,就是平日里生活在最低层的那群人。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个性或是其他原因不能得到其他人的好感,就只能将心中的不满发泄到隐去了姓名的网络上。
看了那个人的话,库伯只想面无表情地“呵呵”两声。
群戏是很难拍,可莫兰会拍不好吗?真当她那些奥斯卡奖是之前那些莫须有的“性别歧视”风波搞出来的?
莱拉的实力很强,强到什么地步呢?强到真的可以在她的名字上冠上“伟大”二字——伟大的好莱坞导演莱拉·莫兰。
为了贬低她,抨击她,他才会找很多小号去讽刺她不配那两个字,事实上那两个字放在她身上一点都不亏。
她曾经做过的那些丰功伟绩就不多说了,只凭她可以在不到30岁的时候,以女人的身份一举拿下奥斯卡最年轻的最佳导演这点,用伟大来称呼她就不足为过!
想用简简单单一个“群戏”就打击到她的影响力?未免太小看莱拉,也太小看这个世界了。
于是他冷冷一笑,在键盘上打起字来。
他自然不是会为莱拉说好话的人,他要做的和黑粉一样,就是抨击她,抹黑她,让原本想要给她贡献票房的那些人收回心思,并从心底认为那将会是一部烂片,不值得去观看。
他针对的地方其实也是关于“群戏”这点上,只不过他说的要更Jing准,更容易被人认同一些。
“要说群戏,莫兰其实并不陌生,甚至她可以做的很好。这点无论从,还是早期的都可以看得出来,她对于群戏的描写很有一手。”
“莱拉·莫兰毕竟是奥斯卡最佳导演,她执导影片的能力毋庸置疑。她从出道到现在一次次用优秀的影片向世界展现出了她的本领,所以看到群戏就认为她会失败的想法肯定是不正确的。”
“只不过就算如此,她依然面临着一个致命的问题!”
第2章 库伯的战场(二)
库伯很会寻找到对手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做出最后一击。最重要的是他还很有耐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可以十年二十年地针对自己认定的敌人。
而他也是很成功的,成功地将原先的不死鸟逼进了困境中。可以说如果不是雷诺兹死的早,如果不死鸟仍在那个男人的掌握中,公司早就已经被逼得破产清算了。
会变成那样,一是和雷诺兹本人的性格有关,二来库伯的影评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库伯在莱拉没有成长起来之前就属于将自己运营得非常成功的影评人,他的影评常常可以犀利地评价那些影片,因此受到许多电影爱好者的青睐。人们愿意看他的影评,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言之有物,不管他对电影是好评还是差评,人们都觉得他是对的,事情就是像他说的那样。
在网络还没有出现前,影评人在电影圈是一个地位很高的职业。电影公司愿意付出一些代价请他们来为自己的电影说好话,就算没有办法买通他说好话,至少也要请他不要说坏话。
在那个网络没有流行的时间里,人们想要了解电影好看不好看,除了朋友之间传播口碑外,就只能通过媒体的影评。试想一部新的影片,被一个名气很大的影评人把它从头到脚批得不成人样,还有多少人愿意把钱浪费在烂片上去?
人们看电影是为了寻找乐子,是为了追求想要了解的东西,可不是为了给自己找一肚子气受的。
在他长久不懈的抹黑下,不死鸟公司其实也算是出名了——烂得出名,那种出名他们肯定不愿意见到。
为什么莱拉接手公司的时候,里面的人能走的全走了,不舍得走的也不过是在混日子?就是因为不死鸟这个品牌已经成为B级片制作公司里的一股泥石流,出任何电影都会受到库伯的抨击,根本没有人愿意去买他们的影片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