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完了就去书房,让管家对你讲一下府中的事,然后写几篇字来给我看看!”
小石头看着母亲,觉得这个妇人是这么陌生——本来也是,他才见了她不过一个日夜。他压下自己心中突然涌起的逃避之情,像对岳夫子那样点头说:“是。”
汪氏脸上舒展了些,点头庄重地说:“你可以去了。”
小石头站起来刚要走,汪氏恨铁不成钢地说:“你要行礼!”
小石头想起他从来不必在离开叔叔的时候行礼,可是这不是叔叔……他行了礼。
汪氏点头说:“记住,你随时不可乱了礼数!你是卫家唯一后人,要活出卫家人的样子!不能让人看不起!”
小石头不知道卫家人该是什么样,他看了看汪氏,觉得方才已经行了礼,该就可以走了,就又说了声“是”,转身走了出去。
按说,孩子行了礼,汪氏该高兴,可汪氏就是觉得不对!这个孩子一脸乡土气,没事就半张着嘴!眼睛发直!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举止随便,姿态一点都不优雅文秀!汪氏真的很郁闷!
当初这个儿子被自己教养得多听话懂事!如果他一直在自己身边,肯定不会这么糟糕!那该天杀的许家!汪氏不觉得自己严格,玉不琢不成器!她从小长大,就是这样被母亲责骂指教的。假如卫家没有灭门,她亲自督促儿子,也会是这样一点一滴地指出儿子的不足,将他培养成守规矩有风仪的贵族公子!
汪氏听说婆婆已经亡故,日后卫府中按照辈分,她就是一府主母了。汪氏再次感到肩上担负着卫家的兴亡:她的儿子要拿得出手去!可是现在这个样子,别说这个儿子不是卫家的骄傲,还会让人说卫家灭门后,剩下的一个孩子变成了个乡巴佬!儿子已经比同龄的豪门孩子差太多了!她得给他好好补课,让他迅速脱胎换骨!
小石头到了书房,一会儿,管家来了,虽然恭敬,可是脸上冷冷的,生硬地说到:“夫人让我来详细汇报一下府中的用度。哦,我是孔侍中府上的,现在夫人来了,我就可以回孔府了。这是账本,伯爷好好查查!有什么不解之处,麻烦问一句,在下会解释清楚!但是最好今日就提出来,我日落前离府。”说完,他交给了小石头一本账,指点了些数字。
小石头现在哪有心思看这些?木然地接了账本,谢了管家,从窗户里见管家在院子里一甩袖子,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走了。
他想起母亲的吩咐,就铺开了纸,开始写字,写着写着,他发现自己写的是“夜深忽梦少年事”,他忙停了笔。他才十四岁,是实打实的少年人,可却觉得这句话直插到了他的心腹,他像是已经不再少年般地伤心,眼泪模糊了视线。他不敢让母亲看这张纸,忙把写的纸细细地撕了,他甚至不敢扔掉,攥在了手里许久,最后塞在嘴里吃了——他觉得自己一定是傻了。
但他吃下后,反而觉得心里踏实了些,又强迫自己凝聚心神,写了的开头。
到了午饭时分,有婆子进门行礼:“伯爷,夫人在等着,请伯爷过去。”
小石头拿了账本,又拿了自己写的一张纸,跟着婆子去见母亲。
离正厅越近,小石头心中越紧张,他突然不想去见母亲,可又觉得这么想真是太不应该了!这是他的母亲!他怎么能不想去见呢?!
见到在椅子上端坐的汪氏,小石头行礼,明明知道自己该像对叔叔那般问一句安好什么的,可是他的嘴像是被封住了,什么话都不想说。他将管家的账本和自己写的纸放在了母亲手边的桌子上。
汪氏看儿子这种蔫呼呼的样子又气不打一处来——这哪里有个伯爷的样子?!畏畏缩缩的!她拿起账本翻了一下:“他说了什么?”
小石头眨了下眼——管家说了什么?他当时没听进去……小石头摇了下头。
这副蠢样子!汪氏面部歪曲,咬了下牙,将账本往桌子上狠狠地一扔,又拿起小石头写的纸看了一眼,说道:“写庄子作甚?你懂吗?什么大鹏什么逍遥?你想那些干嘛?!现在别读这些没用的!”
小石头想起叔叔说他最喜欢庄子的,小石头知道是因为叔叔出不去门,看不到外面,无法逍遥,所以小石头喜欢写庄子的句子……
汪氏对着小石头抖动纸张:“你要好好抄写!也能学些该如何礼敬长辈!百善孝为先!你别学那些不孝之人,日后不会有好下场!”
叔叔说过不喜欢,他说不必对他讲什么孝顺,他活得不长,和他在一起自己愉快就行了,因为叔叔能感到小石头的心情,叔叔说见到小石头高兴,他也就高兴了……这是教导自己不孝吗?!叔叔是存的什么心?
汪氏用手指点着字:“你的字也就是个端正,没有任何格局!你要从临碑开始,明天开始,先学秦碑小篆,能明白些字的由来……”
他上学才一年,叔叔就说:“小石头的字比叔叔好得太多了!这让叔叔多不好意思……”他那时是如何?他得意地笑着,歪了头,踢着腿写字……叔叔骗了自己!自己的字根本不好!他为何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