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打通又一起建造成个大宅子。内宅规格一样,都是正房三开间单耳房,东西厢房,但没后罩房和小跨院。
三老爷对儿子们说道:“你们几个就在这里挑了,旻山就住我和你娘跟前,你们也别眼红,住得远我不放心,你们都大了,别和弟弟争。”
二爷首先应了,说那是应该,十一弟得和父母挨着,其他几个也都应声附和。苏氏捅捅老爷,她觉得不合适,这样让老大和媳妇怎么想,主院大的很,不如就让旻山和父母一道住,还有八娘子和雪莲,离他们长大还得好多年,没准旻山大了就不愿挨着父母住哪。
三老爷不知太太捣他何事,也不好这会问,就又改口说:“这事以后再说,你娘估计舍不得旻山,反正离搬府还早,过了年才要修整,你们先看看,有啥想法提出好一起收拾。”
这宅子和侯府的不同,侯府的是具有南方特色,没有这么规整的统一,这个就感觉严肃了点,站在院里,好像跟看旅游老宅子似得。
三老爷看太太看呆了的神情,得意的笑得呵呵的,说道:“老晋王可是花了大价钱修整了宅子,算是便宜我了,就是后门出去还有个杂院,是给下人们住的,呵呵,太划算了。”
那笑声就像是古玩市场捡漏了一样,旻山都跑来抱着父亲的大腿,仰脸一同笑,三老爷抱起,亲了下,说道:“儿子哎!将来也给爹买个大宅子住,行不?”
旻山嘻嘻笑,使劲点头,还用手画个大圈,比划着说:“买个大大的房子给爹娘住。”
“好儿子哎!知道孝顺爹。”
二爷几个听了那话,心里直抽抽,我等就不是你儿子了?
参观完了,三老爷让儿子们看好,到时搬家心里有数,苏氏暗道:有啥数,房子规模一样,如果喝多了走错门都不知。
出了大门,三老爷意犹未尽,大手一挥,说去花岗楼吃饭,一众人上了马车直奔花岗楼。
马车上,苏氏问道:“老爷,这老晋王爷给他大儿子的,看看有什么违禁的没?”
她记得好像是古代什么人住什么宅院,用什么材料等,具体的就不知了,只记得看过什么文,说皇帝给儿子降爵,大门就得换,没一阵子就升回来,又得换门,她和老爷可是品级不高,要是违禁了,让人给揪着,那就麻烦,所以想提醒下老爷。
三老爷回道:“没啥违禁的,老晋王知趣,又不是给世子居住,这修建时,也都按照规格降了几级修建的,估计也是不想张扬。”
那就好,苏氏放了心,将来给老大,大不了把门重新改建,不违规就行。
三老爷也想起在宅子里,太太打断他的话,问道:“太太那会拽我是为何?我哪句说错了吗?”
“那个准备给旻山的院子,还是给老大住吧。”
“咋啦?老大说啥啦?还没分家就盯着兄弟的不是了?”
看他要梗脖子,苏氏赶紧解释,“那么会功夫老大能说啥?再说了,老大也不是那样人,要说谁最体贴兄弟,老大肯定做的最好。”
第809 lun理纲常
三老爷听了这话才没继续瞪眼,点头道:“当大哥的本来就该如此。”
苏氏接着说:“刚才我看了宅子,就想,正院地方大,小跨院两个,刚好旻山一个,八娘子和雪莲一个,咱那院子还有东西厢房,就是后罩房都要空着,到时收拾出来当客房,等旻山大了不得好几年?肯定挨着花园那院子的空着,本来就该是嫡长子住的,如今咱三房都交给老大媳妇了,到时搬家让他们做那小院子里去,来回办事也不方便不说,首先也是乱了纲常了,开了这个头,以后儿孙有样学样,儿孙都有偏疼的,为了小的或者为了偏疼的,就让嫡长子让步,不是那个理,是我疏忽了,给老爷说了那话,老爷就不该听我的,咱们当父母的可得把家规给立起来。”
她是把错揽在自己身上,其实是三老爷开头说让旻山挨着他们住,那时苏氏也没想那么深,点头同意,今天一看宅子规模,可不能那么做,那就是给旻山招人恨哪,再是亲兄弟,当哥的不计较,还有嫂子和侄子们哪?以后让他们和其他儿子怎么看?怎么做?以后也跟着乱套,反正祖父母都如此乱来的。
三老爷想了想,点头道:“是这么个理,不怪锦娘,是我糊涂了,一会吃饭时我给老大说,那院子给他住,今天是我一时说错话。”
苏氏笑了,接过老爷怀里的旻山,哄着问他要住哪里,几岁孩子哪里知道选择,就冲着爹娘乐,说跟爹娘住,喜得三老爷儿子儿子的叫着。
到了花岗楼,三老爷点了菜,几个儿子都殷勤的给父母和弟弟叫了小二端热水进来洗手,六爷负责倒茶。
等都坐下后,三老爷就开口说了,“等搬了新宅子,老大还是住挨着花园那个院子,自己起个名,你是老大,以后就靠你多照顾兄弟,多孝顺父母了。”
二爷忙站起躬身道谢,心里也舒服,不是计较小兄弟,而是嫡长子的面子,这样安排才对吗,不然他如何在兄弟跟前抬头?
其他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