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她这一回要做的事情异常凶险,本不愿搅和进这一场浑水,却迫于她以恩相挟,不得不答应。干脆眼不见心为净,扔个得力的剑书来给她用,自己则避得远远的。
&&&&她也巴不得呢。
&&&&倘若姓谢的阎王爷似的往她跟前儿一坐,而她要一本正经地同他商量什么掉包、劫人的事情,真是人没愁死先给吓死了。
&&&&姜雪宁乐得轻松,顿时觉得斫琴堂里过于紧绷的空气都松弛下来,立刻原形毕露当成了自己家,还半点不见外地招呼剑书跟自己一起坐下,先研究那些和亲有关的案牍。
&&&&剑书哪儿敢坐?
&&&&他就立在一旁,姜雪宁要看东西,他给递折呈纸;姜雪宁要写东西,他给润笔研墨。从头到尾半点逾矩不敢有,也不因谢危不在而有半分放松。
&&&&谢危身边人总跟他一般严谨得过了头,姜雪宁只记得上一世偶尔几次单独同谢危手底下刀琴、剑书两人说话时也是这般,只道他二人本是如此性情,唤他两回不见他坐,便也罢了,专心看起手中的东西来。
&&&&公主和亲这样的大事,是由礼部Cao办。
&&&&推萧姝出来和亲这件事行不通,皇帝也没有半点改主意的意思。也就是说软的法子不行,必得硬来巧取。这时候摸透送公主去和亲前后的流程就变得十分紧要。
&&&&沈芷衣去鞑靼和亲的日子,经由钦天监算了又算,定在三月廿一,距离现在只剩下不到一个月。工部着人打造了坚固的大车,挑选了四匹骏马来拉。
&&&&前一天公主要与皇帝一道祭祀宗庙。
&&&&出发当日却要早早起来描摹妆容,凤冠霞帔,顶上盖头,拜别亲族皇帝后一路出宫。又按照历代和亲的规矩,配了羽林军里挑出的八百好儿郎护卫。出发时是暮春,向西北而去天气正好,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
&&&&这里便大致有两种救人的方案:
&&&&其一,待公主离京之后,护卫松懈,劫人或者中途掉包都有机会。
&&&&只不过倘若劫人那很简单,要掉包的话,护卫们路上若已见过沈芷衣真面目,事情无论如何都会败露;
&&&&其二,是在公主离京之前便下手。拜别亲族后便会直接登上马车出宫,皇族之人只在城楼上观望远送,若胆子大些,找个体貌相仿、熟知宫中事宜且自愿的女子来替代,只要不被发现踏上和亲之路后,护卫们从未见过公主,便是见着替身也不会怀疑。
&&&&然而此计也有极大的弊端,那就是太过危险。
&&&&皇宫戒备森严,行事只怕不易。
&&&&姜雪宁在谢危府里琢磨了几个上午之后,掂量掂量自己手中的力量,以及谢危提供帮助的限度,果断将第二种方案划掉。
&&&&最稳妥的是第一种方案。她仔细翻了谢危府中的地图来,几经揣摩,在上头划出了一条线,圈出了好几个点。
&&&&然而中途劫人势必要一队Jing锐,方能成事,八百羽林军可不是儿戏。
&&&&她手里虽还有些余钱,可以做接应之事,也足以安排好沈芷衣接下来的生活。可若要从外面收买人来做劫和亲公主的事,有动辄掉头的风险,一则未必有这本事,二则未必有这胆气,三则一旦事败抖落出来,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周寅之固然能用,可姜雪宁对此人也有顾忌。
&&&&这便是求助于谢危最好的时候了。
&&&&姜雪宁向剑书说了自己的打算。
&&&&旁人不知,只道谢危是个寻常文臣,可她光看剑书、刀琴的本事便知道他背后不那么简单,更不用说上一世谢危做过的那些事情了。
&&&&他手中若无旁的依仗,那才怪了。
&&&&剑书记下来后说等谢危回来便转达,请姜雪宁明日再来。
&&&&这些天但凡她在府中,谢危肯定不在。
&&&&姜雪宁只道这人脾气越发古怪,但料想这事儿不特别难,他该会答应。
&&&&谁想到第二天来时,剑书竟道:“先生说,若寻常山匪劫了公主去,势必引得朝廷往内追查,长公主殿下逃得一时也未必能逃得一世。宁二姑娘既已决议用此险招,不妨双管齐下,掉包与劫人之计并用。羽林军的安排自有先生料理,接着只推个枉死鬼出来替了公主,说是死在劫亲之中,配以公主的信物,任谁也想不到真的长公主殿下已金蝉脱壳。如此,方能消除后患。”
&&&&姜雪宁听了却是心头一凛。
&&&&她岂能没想过这计划?
&&&&毕竟可以一了百了,绝了皇室寻找沈芷衣的心。
&&&&只不过劫人尚且好说,要推个无辜的枉死鬼出来替沈芷衣立刻死,一则难找人选,二则于心不忍。
&&&&而且,凭着她上一世对谢危停留于皮毛的了解……
&&&&姜雪宁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