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一千种一万种妥当的法子不让旁人知道!更何况这回与你同去的还要萧远那等的蠢货,用来背黑锅再适当不过!岂能错过这样的好机会?这还是你谢居安——”
&&&&话说到这里时,他突然卡住了。
&&&&吕显看着那重新被谢危合上的暗格,心里忽然涌出了几分不妙的预感:“那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谢危道:“学生孝敬先生的小玩意儿罢了。”
&&&&吕显盯着他:“姜雪宁?”
&&&&谢危“嗯”了一声。
&&&&吕显有很久没有说话,他也这般看了谢危许久,隐隐察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险,于是意有所指地开了口:“你真知道你在做什——”
&&&&“知道。”
&&&&谢危少见地打断了他,然后回眸注视着吕显,并不回避他凝重而严肃的眼神,甚至十分平静地向他重复了一遍,以使他知道他听得懂他言下之意——
&&&&“吕照隐,我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 黄粱梦和笼中心都没写完,这卷还有小十章呢。&&&&
142、第142章 隐情
&&&&宫里来的赏赐, 果然都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了她的屋里。
&&&&有金银绸缎, 也有玉石玛瑙。
&&&&无一不来自乐阳长公主沈芷衣。
&&&&姜雪宁从外头回到屋内,棠儿莲儿两个小丫头许久不曾见得自家姑娘模样, 眼看着她人回来简直瘦了一圈,面色也不大好,简直形销骨立模样,不由都心疼得絮叨起来。
&&&&左一句问, 右一句念。
&&&&姜雪宁一句也没回答,由着她们伺候了洗漱之后, 连京中的近况都没有问上一句,便遣了她们出去,自己一个人呆坐在屋内。
&&&&一盏明烛点在案头上。
&&&&姜雪宁瞅着那一点跳跃的火光看了好久, 一滴烛泪包裹不住地顺着蜡烛边缘掉落下来, 她便眨了眨眼。
&&&&万籁俱寂。
&&&&她起身走到了妆台前,菱花镜里映照出她烛火下不施粉黛的脸庞。
&&&&“啪”地一声轻响。
&&&&是她打开了那紧扣已久的妆奁,拉开最底下的那一格, 里面用粉白的绢帕包裹着一只上好的和田青玉手镯。
&&&&“宁宁, 姨娘求你件事,你若回府,看到大姑娘, 帮我把这个交给她吧……”
&&&&婉娘临终时那张哀哀戚戚的脸, 又回闪到她眼前来。
&&&&她用力地攥着她的手,一双尘世里打过滚的眼睁得大大的,好像生怕她不答应, 又好像满怀着愧疚和痛苦。
&&&&可那是给谁的呢?
&&&&姜雪宁回忆起来,竟始终无法肯定。
&&&&她多希望那里也有一星半点儿属于自己。
&&&&可直到婉娘没了气儿,京城里来的仆妇们用力掰开她犹攥着自己不放的手,她也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便没有东西是留给我的吗……”
&&&&她将那只手镯从妆奁里取了出来,背对着案头上照来的烛火,看了许久,眼底终究是滚下了一行泪,唇边却便溢出了一抹讽笑。
&&&&手指慢慢将那手镯攥得紧了。
&&&&有那么一刹她想把这东西摔了。
&&&&就当它从没有存在过。
&&&&可抬手举起来的那一刻,又觉出了自己不堪和卑劣,还有那两相映照之下衬托出的越发可笑的悲哀……
&&&&“嗤。”
&&&&于是当真笑了一声出来。
&&&&姜雪宁终究还是将这只手镯往案上一掷,慢慢躺回了床上去,可睁着眼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了。
&&&&新年里的京城,正是热闹时候。
&&&&灯会连开三日,走亲戚的走亲戚,逛街市的逛街市。
&&&&天气虽是骤冷,可难得走到哪里都是人。
&&&&茶楼酒肆,多的是平日里当街遛鸟斗蟋蟀游手好闲的老爷们儿,一坐下来难免一顿胡吹乱侃。
&&&&其实说来说去也不过是鸡毛蒜皮。
&&&&可今年却来了一桩不一般的。
&&&&吕显昨夜在谢危那边吃了瘪,一晚上没睡好觉,干脆起了个大早,准备去蜀香客栈看看那任氏盐场的银股涨得怎么样了。
&&&&只是来得太早,银股的消息还没到。
&&&&他便要了一碗茶,往楼上一坐,正好嗑一把瓜子,听楼下的人热热闹闹的讲。
&&&&“听说了吧?”
&&&&“听说了。”
&&&&“我也听说了。”
&&&&“哈哈这可不就是吉人自有天相,好人终究有